029-38456140

1483852205@qq.com

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因、是否成家及有没有子嗣等考辨

2025-08-15

霍去病作为西汉武帝时期的军事传奇,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留下诸多历史谜团。关于他的死因、是否成家、有无子嗣,后世推测纷纭。结合《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辅以汉代制度与社会语境的交叉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考辨,以趋近历史本真。

一、暴卒之谜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仅记“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而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亦载“去病自四年年后三岁,元狩六年薨”。均未载明具体死亡原因,这为后世留下诸多猜测。
后世流传最广的“匈奴人投毒论”,源于《史记·匈奴列传》所载“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的战术。此说细究则难以成立:“其一,漠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年)后两年霍去病才去世,若为水源污染引发的疫病,潜伏期难达两年;其二,史载汉军‘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史料并无汉军大规模染病的记录,疫病不可能单独导致霍去病死亡。”
图片

另一种臆测是霍去病死于“卫霍内斗”或源于“汉武帝诛杀”论。先说死于“卫霍内斗”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有人便据此认为卫青与霍去病后期因争权而内斗,但他们忽略了关键史实:李广之子李敢为父鸣不平,打伤卫青,卫青隐忍未发,而霍去病却在狩猎时直接射杀李敢。汉武帝甚至还为其遮掩,称“李敢为鹿触杀”。擅杀朝廷大将本是死罪,但霍去病为替舅舅出气却甘冒风险,此举虽显鲁莽,却足证二人甥舅情深,断无内斗可能。


再说死于“汉武帝诛杀”论:“有人认为霍去病功高盖主,封狼居胥有僭越之嫌,且站队太子、收编胡人、擅杀大将,触怒武帝。”此说亦站不住脚:“其一,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热情极高,卫青河朔大捷后改元‘元朔’,河西之战前改元‘元狩’,北伐是其国策核心,断无自毁长城之理;其二,若武帝欲杀霍去病,‘李敢事件’已是现成罪名,无需另寻借口;其三,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葬礼规格史无前例,若为诛杀,断不会有此待遇。”
霍去病的真实死因,应回归史料直接记载。西汉褚少孙为《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所作补记中,引用霍光奏疏明言“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褚少孙生活于西汉中后期,补记多依据官方档案,其可信度远胜后世推测。结合汉代军旅环境分析,霍去病“凡六击匈奴”,作战风格以“弃大军数百里赴利”的高强度奔袭为特点——仅河西之战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这种长期超负荷征战对体能消耗极大。《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部队“乏食,士卒多饥死”;《汉书·赵充国传》亦提“边兵久屯寒苦,疾病流离”。可见长途奔袭中的严寒、饥饿与疲劳,极易造成身体隐性损伤。加之霍去病“少言不泄,有气敢任”的性格,可能忽视身体预警,最终在24岁的生理巅峰期因积劳引发疾病去世,这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汉代实属常见。
二、婚姻选择与动因探析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其语并非简单的爱国表态,而是对个人生活规划的明确宣言。汉代“家”的核心含义是“娶妻立户”,与现代“家庭”概念不同——《礼记·昏义》载“昏礼者,礼之本也”,汉代“户律”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即男子需通过婚姻确立独立户籍,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义务。霍去病此言,实则是以“暂缓立户”的方式,表明将军事使命置于社会义务之前的决绝态度。这种选择在汉代军功贵族中属孤例,但其以如此直白的方式宣告,更显信念之坚定。


这种选择具有特殊性,以卫青为例,其早年即娶妻生子,《史记》载其“三子在襁褓中,皆封为列侯”,可见早婚多子是当时军功贵族的普遍状态。霍去病的“不立家”,恰凸显其以军事为人生唯一目标的决绝。

图片


三、子嗣问题考述

霍去病“未立家室”并不等同于无子嗣。汉代贵族社会对“未婚育子”持宽容态度,《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明确记载“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可知霍去病去世时,霍嬗已出生,虽年幼仍依法继承冠军侯爵位,这是其合法子嗣身份的直接佐证。

《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汉代封禅为帝国最高礼仪,武帝独携霍嬗参与,将其视为霍去病接班人的培养意图显而易见。然而霍嬗的早夭,《史记》载:“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此处“居六岁”指霍嬗自元狩六年继承爵位至元封元年去世,共六年时间。冠军侯国因无嗣而被除,成为霍去病直系血脉断绝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霍去病是否还有其他子嗣,史载存疑。《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揭示了霍去病可能还有其他子嗣的记载:“地节二年春,霍光病笃,车架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次年夏,汉宣帝又下诏:‘封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阳侯’。”此处“兄孙”明确指向霍去病的孙辈,间接暗示霍去病还有其他儿子——可能是史料失载,或霍氏家族为延续霍去病香火而过继的族人。需说明的是,汉代“继嗣”制度允许以旁支过继延续祭祀,故“兄孙奉车都尉山”“兄孙中郎将云”未必是霍去病直系后裔,此点尚需审慎对待,不可武断。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霍氏家族谋反的计划败露,霍云、霍山都畏罪自杀。


结语

霍去病的一生虽短,却折射出汉代军事制度与社会伦理的复杂面相。其死因源于长期征战的身体损耗,婚姻选择体现了以国事为先的价值取向,子嗣悲剧则成为历史留下的遗憾。受限于史料,部分细节仍存推测空间,但结合文献与制度分析,上述结论已能最大限度接近历史本真。

来源:兴平文旅



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等为主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您是到访的第101位用户!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汉武帝茂 陵东侧
电话:029-38456140
微信:MaolingMausoleum
备案号:陕ICP备12007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