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38456140

1483852205@qq.com

双史笔下的霍去病 | 官职称谓的流变与史家绝唱

2025-06-25

在《史记》与《汉书》的煌煌巨帙中,“冠军侯”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被郑重书写。然而,司马迁笔下的“剽姚校尉”,在班固《汉书》中却作“嫖姚校尉”。这一字之差,绝非偶然,实为汉代文字通假现象与史家笔法精微之体现,亦成为我们透视霍去病军旅生涯进阶与汉代军事文化的一扇独特窗口。

当十八岁的霍去病首次跃马疆场,司马迁以“剽姚校尉”定格其起点: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大将军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此“”字,通“嫖”,取其“轻捷勇猛”之。一字点睛,霍去病脱离大军、长途奔袭、以少胜多的战术精髓跃然上。“剽姚”作为汉代精锐骑兵称号,成为其如利剑出鞘般作战风格的绝佳注脚。

图片

班固在《汉书》中书写同一场景,笔微调:“(霍去病)为嫖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嫖”字非后世歧,在汉代语境中与“剽”音近义通,皆指向“迅疾勇猛”之内涵。班固采用“嫖”字,更可能源于其所见汉代官方原始文书或当时通行书写习惯。两字并存,生动呈现了汉代文字使用的灵活性,也揭示了“剽/嫖姚”作为特定军事称谓的核心无论字形如何变化,其内核是对霍去病所率轻骑锐不可当、风驰电掣之战斗精神的礼赞。

图片

随着霍去病河西受降、封狼居胥,战功彪炳史册,其官职亦达巅峰。此时的记载惊人一致:皆尊其为骠骑将军”。司马迁记:“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班固亦载:“(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班固更在赞语中赞:“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

“骠”字本义为骏马疾驰,引申为勇猛迅捷;“骑”则点明其兵种核心。“骠骑将军”作为汉武帝特设之显赫军职,位比三公,统领帝国最精锐的骑兵力量。此称号不仅象征霍去病个人军事生涯的顶点,更是汉代军功爵制与骑兵战略地位的制度性体现。两位史家在此称谓上的绝对统一,深刻揭示了“骠骑将军”作为正式、高阶、稳定的国家官职名称,其书写具有不容置疑的规范性,超越了个体史家的文字偏好。

图片

当今实物亦为有力佐证:清代陕西巡抚毕沅霍去病墓碑,其题字赫然为“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这一金石学证据,跨越千年,以实物铭刻的形式确证了“骠”字作为该高阶官职核心书写符号的绝对权威性与稳定性。无论当朝史官司马迁、班固,亦或后世立墓碑的毕沅,在涉及这一法定高级军职时,都严格采用了官方规范的正字“骠”,绝无通假或异写。这充分体现了帝国官僚制度在高级职官命名上的成熟、规范及其对后世书写实践的深远影响。          

“剽姚校尉”或“嫖姚校尉”并非如“骠骑将军”般高度制度化的固定官名,而更似一种基于职能与勇名的荣誉性称号。汉代文字通假现象普遍,“剽”、“嫖”、等因音近而通用,皆指向“轻捷勇猛”这一核心军事特质。司马迁可能依据战场实录或军中俗称选用更具动态攻击性的“剽”字;班固则可能依据宫廷档案或官方文书采用当时更通行的“嫖”字。此差异恰是汉代底层军事术语在实际应用中鲜活流动性的见证。

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等为主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您是到访的第8410位用户!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汉武帝茂 陵东侧
电话:029-38456140
微信:MaolingMausoleum
备案号:陕ICP备120071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