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38456140
1483852205@qq.com
从茂陵木漆案鎏金组件说穿越千年的礼仪颂歌文明
2025-03-13
从茂陵木漆案鎏金组件
说穿越千年的礼仪颂歌文明
茂陵,作为汉武帝刘彻的陵寝,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瑰宝,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宝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座陪葬墓、每一处从葬坑都蕴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文物与故事。
1981年5月在茂陵1号陪葬墓1号从葬坑中发现的木漆案鎏金组件,便是这些珍贵文物中的佼佼者。这组木漆案鎏金组件由两组件主要部分组成:鎏金案栏和鎏金蹄形案足。鎏金案栏长8.3厘米,宽2.2厘米,其样为半椭圆形,安装起到抱箍作用,整体为长条形,中部巧妙地折成L直角,确保漆案横竖木质边栏牢固的拼接,案栏表面刻有阴线云纹,线条流畅美观,展现出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这些云纹不仅增添了案栏的艺术美感,更寓意着吉祥与美好。
茂陵鎏金云纹案栏 茂陵鎏金蹄型云纹案足
另一件组件是鎏金蹄形案足,高9.2厘米,上宽5.3厘米,下宽8.7厘米。案足通体鎏金,整体扁平,上部为横式长方形,能与木案的稳固结合,下部上窄下宽,中部起脊显得极为敦厚,设计巧妙而稳固。有阴线云纹图案,与案栏上的云纹相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木漆部分已经腐烂不存在,只留下这些金属件。但正是这些金属件,为我们提供了复原木漆案的重要线索。根据其他汉代古墓葬出土保存较为完好的木漆案及青铜案,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专家们对这件木漆案进行了精心的复原工作。更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木漆案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蹄型足长方形铜案 在古代中国,饮食礼仪是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家族荣誉的象征。木漆案,作为古代餐桌的代表,其使用过程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
仆人给主人端送餐食时,需双手平稳地托住托盘两侧,胳膊自然下垂,肘部保持90度弯曲,以确保漆案的平衡与稳定。行进间,步伐轻盈,目光专注于托盘上的食物,以防洒落。这种细致入微的礼仪,不仅体现了下人的谨慎与恭敬,更保证了食物的卫生与尊贵。当木漆案被稳稳地送至主人面前时,仆人需双腿并拢或双膝跪地,身体前倾约70度,双手将案高高举起,直至与眉毛平齐。不仅是对主人的最高敬意,更是古代礼仪之美的极致展现。在此过程中,仆人需保持目光低垂,不得直视主人,这不仅是对主人隐私的尊重,更是古代等级制度的生动体现。
茂陵博物馆 (复原)的木漆案
“举案齐眉”:夫妻情深的历史佳话,这一典故,源自《后汉书·梁鸿传》,讲述了东汉学者梁鸿与妻子孟光之间的深情厚谊。梁鸿为人清高,品行高洁,而孟光虽相貌平平,却品行兼优。两人婚后,生活虽清贫,但感情深厚,相敬如宾。每日,孟光总是恭敬地将准备好的饭菜用托盘举至与眉毛平齐的高度,亲手侍奉丈夫用餐。这一行为,不仅彰显了孟光对梁鸿的深深敬爱与尊重,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夫妻恩爱的典范。
随着时代的变迁,“举案齐眉”所代表的含义也在悄然变化。在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更加注重平等与尊重。虽然“举案齐眉”这一行为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夫妻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夫妻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尊重对方的选择和决定,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茂陵博物馆的木漆案及其鎏金装饰,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西汉时期工匠的卓越技艺和审美趣味,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魅力与智慧。通过“举案齐眉”这一典故,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与夫妻相处的哲学,更从中汲取了现代生活的启示与智慧。让我们在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同时,也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姬更祖,男,陕西兴平人,1986年5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茂陵博物馆工会主席、茂陵博物馆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善于思考、热爱生活,忠于职守,有一股敢想爱拼的创业精神。设计研发茂陵文创,对多媒体数字科技擅长。搭建茂陵基本文创产品设计与定制,创作设计灵感源于茂陵,拍摄了多集茂陵文化宣传片,文创作品有《一盏雄风系列》、《浮雕瓦当纹饰》、《印拓瓦当纹饰》、《汉武雄风 丝路茂陵 笔记本套装》、《茂陵烙忆·千秋秘境光影》。业余写作有《汉武帝宠妃--李夫人英陵》、《未央宫遗物-鎏金银竹节熏炉》、《茂陵瓦当藏品-篆字书法的艺术与特点》、《探寻阳信家铜熨铫·揭秘古代贵族生活的印记》、《珍藏在茂陵博物馆里的十二生肖系列》、《从茂陵木漆案鎏金组件·说穿越千年的礼仪颂歌文明》均在多类媒体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