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38456140
1483852205@qq.com
品读茂陵文物 赓续历史文脉(十三)西汉鎏金铜虎镇
2025-03-12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汉代以来,虎被尊为兽王。《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三辅黄图·未央宫》将虎与苍龙、朱雀、玄武合称为“四灵”,职掌东西南北方位的神灵,也有称麟、凤、龟、龙、虎为“五灵”。《风俗通义·祀典》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虎充满敬畏崇拜之情。虎的形象威猛无比,色彩斑斓,额头正中还有“王”纹样,在视觉上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被誉为“百兽之王”。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王者的标志,也是勇武、气魄的象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虎的形象镇宅辟邪、驱邪禳灾、保佑安宁。
这组鎏金铜虎镇,是1981年5月汉武帝茂陵1号陪葬墓1号从葬坑出土,长2.8厘米,高1.5厘米,重0.04千克。通体铜铸鎏金,内灌铅。虎作伏身团卧状,虎趾相并,头部俯于前趾上,尾自内侧卷于后背。此物一套四件,为随葬品,放置墓室四角,用于驱逐邪恶,取威镇四方之意。它也可以作书画时压纸角或摆在书案上作为一种装饰。在其使用功能上体现出了独有的风格和科学的实用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诠释出汉代人崇虎的思想观念和汉代虎形象的艺术价值。